清晨的校园像新翻开的书页,走进英语教室,粉笔味和橡皮的清香交错成熟悉的节拍。黑板上贴着新词,老师整理讲义,口袋里多出一张陌生的名片。她笑道:今天的课程要像彩色拼图,缺的那一块由一个意外来补充。我心里已在跳动着期待。如果某个词汇不懂,我们也愿意停下来一起找答案。
门铃响,一位新来的客座老师走进来。她不谈考试,只带来几本看上去有年代感的书和一段轻快的英文。她说愿意把课堂变成一次小型旅程,让我们用英语观察生活的细节,感受语言的趣味。她的步伐轻快,像把课堂拉成一场短旅程。她也用简短的中文解释一两个短语的意义,过渡自然。

故事开始前,客座老师让每个人用一句问候开启对话,身体语言也要配合。窗外风吹动窗帘,教室成了小剧场。我们模仿不同口音,试着把语速放慢或加快,把橡皮当作道具。她让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扮演店主,与我们进行英式讨价还价,笑声在空气里回旋。这是一场不惧笑声的练习。
接着出现一个“语言市场”的环节,桌上摆满常用短语。买水、借笔、问路都要用英语完成。每段对话都被记录在一本小盒子里,老师用色笔圈出进步,笑声像铃铛落下,洒在课桌之间。盒盖上还印着地球图案,仿佛提醒我们语言能带我们去远方。我们在盒子里交换笔记,记录彼此的发现。
后来孩子们轮流上台做简短的英语新闻播报,穿着临时做成的记者外套,手里握着笔记本。语气自然,紧张但真诚,仿佛新闻现场就在教室里。我们屏息聆听,心跳跟着节拍跳动。甚至有同学在稿子里巧妙嵌入一个俏皮的比喻。结束时我们互相鼓掌,仿佛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演出。
课程进入收尾,大家用日常情景写下一个短句并朗读。下课铃还未响,空气里多了一层温度:语言是桥梁,可以把陌生变成熟悉。晚风透过窗子,吹进来,带着对未来练习的期待。外面的世界安静而美好,仿佛在提醒我们继续学习的缘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