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昏把城墙涂成铜色,城垛像老人脊背上的皱纹,走过的人影在砖石间留下轻微的回声。夜风从塔楼的缝隙擦过,带来水面的潮凉,也带来童年的气味,雨后的泥土和烟火摊的糖甜。
灯影一盏接一盏点亮,城墙下的水沟映出天空的碎银。小巷里传来铜锅的清响,老人讲述往昔的城门与命运,孩子们在拱券间追逐,脚步声像铜钹般清脆。

记忆里有一座桥,一边是家门,一边是城墙的影子。夜色把人们的心跳拧成两三拍,像钟楼里走出的旧钟。雨滴落在青石上,发出轻微的碰撞,与远处人流的细语共同织成夜的网。
黄叶在栏杆上轻颤,路灯把每一片叶子照成一个小小的星。城墙下的狗吠、船笛和轮胎滚动声,一次次提醒我,记忆并非静止的画,而是层层叠叠的气息。
有些故事来自墙壁的裂缝,仿佛从石头深处爬出。年轻的旅人停在碑文旁,手指触到刻字的边缘,心里装着未说出口的名字。夜里,许多人在城门的投影下放慢脚步,像是在给往日的自己握手、道歉。
江风从河岸吹来,带走一城的雨痕,又把另一城的灯影带上水面。桥下的水流像一位老朋友,愿意把夜色分成若干段落,让人们按次序回忆。有人说时间像铜钱,翻动间会响出不同的声音。
当钟楼的夜钟敲响,城墙仍然沉默,却敞开一扇通往记忆的门。夜色里,我把一天的碎片收拢,放进心里最柔软的角落。此刻的南京不只是地名,更是一座会呼吸的历史。